在医疗会议中,同传要保证易理解性,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专业术语的准确转换。医疗领域有着大量复杂且独特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精确传达信息的关键,但对于非医疗专业的听众可能就如同天书。同传人员必须对医疗术语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精准的记忆。例如,“心肌梗死”这个术语,在不同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英文表述,如“myocardial infarction”或者“heart attack”,同传人员需要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述。而且,一些新兴的医疗技术术语,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同传人员还需要了解医疗术语在不同地区的习惯用法。比如在某些地区,“糖尿病”可能会被更口语化地称为“消渴症”,在进行同传时,如果会议中有涉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交流的内容,就需要准确地将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术语进行转换,以便让所有参会者都能理解。
医疗会议的易理解性也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对于医疗有着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公开讨论疾病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可能会对某些疾病存在避讳心理。同传人员需要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并在翻译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涉及到一些生殖健康方面的话题时,某些表述在一种文化中是直白的科学术语,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需要用更委婉的方式来传达。
从医疗体系的文化差异来看,不同国家的医疗体系结构、医疗保障制度等都会在会议交流中体现出来。同传人员要能够将这些背后的文化内涵准确地传达给听众。比如,在介绍美国的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医疗体系时,要能够清楚地解释其与中国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体系之间的区别,让听众理解这种差异对医疗会议讨论内容的影响。
语速和节奏对于同传在医疗会议中的易理解性有着重要影响。同传人员不能过快地翻译,以免听众跟不上节奏。医疗会议中的信息通常比较复杂,包含大量的数据、治疗方案等内容。如果同传人员语速过快,听众可能还在理解上一个概念时,下一个概念就已经被翻译出来了,导致信息的混乱。例如,在介绍一种新的抗癌药物的临床试验数据时,像“实验组的有效率为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5%,且实验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在10%以内”这样的内容,需要以合适的语速翻译,让听众有时间去消化。
同传人员也要注意节奏的把握。不能一直保持匀速,在遇到重点内容时,要适当放慢速度加以强调。比如在介绍某种疾病的关键诊断指标时,像“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超过14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就是高血压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这样的关键信息,通过放慢节奏,可以让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
在医疗会议中,同传要保证易理解性是一个多方面的任务。既要准确转换专业术语,又要考量文化背景,同时还要把握好语速与节奏。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同传人员才能让医疗会议中的信息准确无误且易于理解地在不同语言之间传递,这有助于促进医疗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共享。未来,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同传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术语,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观念差异,进一步提高在医疗会议中的同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