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
同传: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
翻译: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包括口译、笔译、机译等多种形式。
特点
同传
即时性:翻译在听清楚并理解讲话人所讲的内容的即刻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允许的间隔差距最多只差一句。
不可修正性:译员没有思考的时间,更不可能查字典、资料或与他人探讨,要求译员有深厚的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功底。
有限的灵活性:应根据讲话人口音、讲话风格、语速的不同,灵活调整同传语种的语速、语调,但灵活性不是指随意篡改讲话人的本意。
对称性:发言者的说话风格、习惯、文化水平、修养等的不同,会在语句中体现出来,译员需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对称性。
效率高: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可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而不会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
专业性强: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对译员素质要求比较高。
翻译
专业性较强:不同领域的翻译有各自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如医学论文翻译需要使用专业的医学词典作为参考工具,确保术语的正确性。
文化差异较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与翻译上表现出极强的文化性,跨文化交流时可能存在理解障碍。
应用场景
同传:适用于大型的研讨会和国际会议,尤其是时间敏感、需要实时翻译、有多种语言需求的场合,如跨国公司中高层内部会议、跨国公司员工内部交流会、中国公司与外国公司的商务会议、创业公司与投资公司之间的对话、企业出海与吸引外资相关会议、行业论坛、知识产权纠纷谈判等。
翻译:应用范围更广,包括口译(如交替传译适用于规模较小且只涉及两种工作语言的场合,如外交会晤、双边谈判等)、笔译(如外事笔译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外交、外事场合的讲话稿、正式外交文件等)、机译(如文字机译和语音机译,消除了不同文字和语言间的隔阂,但译文质量有待提高)等多种形式,涵盖了从日常交流到专业文献、从商务活动到外交事务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