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准确性原则
1. 专业术语准确
医疗器械涉及众多专业词汇,如“catheter(导管)”“endoscope(内窥镜)”等,这些术语在不同语言中的对应必须精准,以确保医疗工作者能够准确理解器械的功能、结构等信息。
2. 数字和规格准确
医疗器械的规格、参数等数字信息不容出错。例如,“直径为3.5毫米的针头”,翻译时必须准确传达“3.5毫米”这个数字以及相关度量单位。
二、规范性原则
1. 遵循行业规范
每个国家或地区可能有自己的医疗器械行业规范,在翻译时要遵循目标语言地区的相关规范。例如,医疗器械的分类、命名规则等在不同国家可能存在差异,翻译要符合当地要求。
2. 符合语法规范
在不同语言中,句子结构、词性使用等语法规则都要正确。例如,在英语医疗器械说明书中,句子结构要完整、清晰,主谓宾等成分要合理搭配。
三、一致性原则
1. 术语一致性
在同一篇医疗器械文档的翻译中,对于相同的器械、部件、功能等的术语翻译要保持一致。例如,如果将“pacemaker(起搏器)”一开始翻译为“起搏器”,在整个文档中都不能再使用其他翻译。
2. 风格一致性
整体翻译风格要保持一致,无论是简洁明了的操作说明,还是较为复杂的技术原理阐述,都要遵循统一的风格,不能出现风格跳跃的情况。
四、安全性原则
1. 强调警示信息
医疗器械的警示标志、注意事项等内容必须准确、醒目地翻译出来。例如,“危险:高电压”,要准确传达出“Danger: High Voltage”,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2. 防止歧义
翻译内容不能产生歧义,避免因翻译不当而导致使用者对医疗器械的操作、使用等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