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术语方面
1. 复杂性
医学术语极为复杂,不同语言有其独特的医学术语体系。例如,在英语中“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准确翻译成其他语言时,需要找到对应的专业术语,在法语中是“infarctus du myocarde”,在德语中是“Myokardinfarkt”。这些术语之间没有简单的规律可循,需要译者对多种语言的医学术语有深入的了解。
2. 更新性
医学领域不断发展,新的疾病、治疗方法、药物等不断出现,相应的术语也在更新。译者必须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及时掌握新术语的翻译。例如,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出现了“CRISPR
Cas9”(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这样的新术语,译者要能准确地将其翻译成不同语言。
二、文化差异方面
1. 健康观念差异
不同文化对健康和疾病的观念有所不同。比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可能更强调身体的整体平衡与和谐,而西方文化可能更注重疾病的具体病理机制。这种文化差异会影响医学文本的翻译,例如中医概念中的“气”,在翻译成英语等西方语言时,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概念,译者往往只能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式,如“Qi” with some explanations。
2. 医疗体系差异
各国的医疗体系不同,包括医疗制度、就医流程、医疗服务等方面。在翻译涉及医疗体系的文本时,需要准确传达这些差异。例如,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中的“Medicare”(联邦医疗保险)和“Medicaid”(医疗补助),与其他国家的医保体系概念有很大不同,译者要准确地向其他语言读者解释这些概念。
三、语法和句法差异方面
1. 语序不同
不同语言的语序不同,在医学翻译中可能会导致理解和表达的困难。例如,日语的句子结构通常是主
宾 - 谓,而英语是主 - 谓 - 宾。当翻译诸如“医生检查病人”这样简单的句子时,在日语中会是“医者は患者を検査する”,语序的转换需要译者熟练掌握。
2. 句子结构差异
有些语言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如德语的长句结构,可能包含多个从句和修饰成分。将德语医学文献中的长句准确翻译成其他语言时,需要准确分析句子结构,合理拆分和重组句子,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