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术语
1. 术语的准确性
不同技术领域有大量特定的术语。例如在电子领域,“semiconductor”(半导体)这个词就有非常精确的技术含义,不能简单地按照日常语义进行翻译。而且同一术语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语境下可能有细微差别。
2. 新术语的创造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会出现很多新的概念和技术,可能没有现成的术语对应。翻译者需要根据对技术的理解创造合适的术语,并且要保证其在目标语言中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二、语法结构
1. 复杂句式
专利文件为了精确表述技术内容,往往会使用复杂的长句。例如,“The apparatus, which is configured to perform a series of operation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data processing,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and which is further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such as a processor, a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is operable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这种句子包含多个从句和并列结构,准确分析句子结构并进行翻译是个挑战。
2. 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
专利文件中经常使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对象。例如,“The product is manufactured by a special process.”在翻译时需要准确地转换为目标语言中合适的表达方式,同时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三、文化差异
1. 法律概念
不同国家的专利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一些概念在不同法律语境下的含义不同。例如,“patent infringement”(专利侵权)在不同国家的判定标准和法律解释可能有所不同,翻译时需要准确传达这种法律内涵。
2. 逻辑习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逻辑表达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国家的专利可能更倾向于先阐述总体概念再分述细节,而有些则相反。翻译时需要调整句子顺序等以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逻辑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