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翻译在专利诉讼中的作用
1. 确保权利要求书的准确性
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权利要求书存在译文错误时,如果译文错误致使保护范围超出国际申请的原文所表达的范围的,以依据原文限制后的保护范围为准;致使保护范围小于国际申请的原文所表达的范围的,以授权时的保护范围为准。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如果权利要求书译文存在错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增加了可能不构成侵权的风险。
2. 影响说明书作为证据的效力
对于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说明书译文存在译文错误的情况,虽然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均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如果该专利在专利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可能会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案例中,说明书中溶剂的翻译错误,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错误译文无法实现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从而影响了案件的走向。
3. 有助于修正权利要求中的错误表述
在一些案例中,当PCT专利国际申请的译文出现错误时,法院会参考原始说明书(英文及译文)来修正权利要求中的错误表述。例如在埃斯科公司与宁波市路坤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中,法院通过参考PCT申请原文以及阅读相关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修正了权利要求中的错误表述,最终判定侵权成立。
4. 辅助建立专业团队
专利侵权诉讼翻译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持,建立一个由技术专家、法律专家和语言专家组成的团队至关重要。技术专家负责确保术语的准确性,法律专家负责解读法律条款,语言专家则负责最终的翻译和润色。
专利翻译在仲裁中的作用
1. 保障当事人的抗辩理由
如《美国专利法》第294条第2款规定,在不违背专利法的前提下,仲裁程序适用仲裁法,同时要求仲裁员在程序中保障当事人依据《美国专利法》第282条提出关于专利无效或侵权的抗辩理由。
2. 仲裁裁决的终局效力
《美国专利法》第294条第3款规定,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有终局效力,但是对任何第三方没有拘束力。例如在仲裁裁决中认定的专利无效,构成对于该案中的被诉侵权人的永远自由的许可,但依然可以向第三人在法院提起侵权诉讼。
3. 禁反言原则的应用
专利仲裁也可以用于在其他诉讼程序中对当事人使用禁反言原则,在仲裁中提出的证据可以在以后的诉讼中再次使用,所采取的立场在另一个案件中可能具有司法禁反言的效果。例如有关专利有效性的仲裁裁决是对人的,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起作用,如果禁反言的要件成立,认定专利无效的仲裁裁定,可用于防止专利权人在其他案件否认其专利无效。
4. 仲裁结果的通知义务
《美国专利法》第294条第4款、第5款要求专利权人或代理人等将有关仲裁的情况,通知专利机关,并强调在专利机关收到该通知以前,该仲裁裁决不具有执行力。仲裁结果应当通知专利局局长,否则不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