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专利申请文件提交的影响
1. 语言要求:根据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条的规定,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国外申请人无论是通过巴黎公约途径还是通过PCT条约途径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都需要将专利申请文件翻译成中文。
2. 翻译质量的重要性: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质量至关重要。如果专利申请文件中存在翻译错误,不仅有可能会直接影响专利授权,而且即便授权后,也可能会在诉讼阶段导致不利后果。因为专利申请文件是对某项专利的清楚完整的说明,是在申请专利时必须提交的重要法律文件,专利授权后,它是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凭据。
对专利申请文件审批的影响
1. 影响保护范围的界定:
对于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权利要求书存在译文错误的情况,由于译文错误,致使保护范围超出国际申请的原文所表达的范围的,以依据原文限制后的保护范围为准;致使保护范围小于国际申请的原文所表达的范围的,以授权时的保护范围为准。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如果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权利要求书译文存在错误,那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进而增加了可能不构成侵权的风险。
若不能正确翻译关键技术术语等,很可能会歪解原文所述的技术方案,影响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甚至会影响到专利申请的授权。
2. 影响对技术方案的理解:
例如在一个案例中,专利申请在进入美国专利审查程序时,由于“封闭腔体”被翻译成“enclosed cavity”,美国审查员认为其不能表示一个密封腔体,而仅要求保护了一个被围成或闭合的腔体,导致该专利申请被驳回,因为有很多对比文件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个被围成或闭合的腔体,审查员不认同代理人对于技术方案的争辩。
中英文用词不一致等情况可能会造成对技术方案错误的理解,例如“拆除资源”和“释放资源”在通信领域往往是同一个意思,如果翻译用词不一致,可能会让人看不懂技术方案。
3. 影响说明书的准确性:对于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说明书译文存在译文错误的情况,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均没有明确的规定。尽管这种错误可能不会影响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但如果该专利在专利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可能会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