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术语一致
在专利翻译中,专业词汇必须与该领域内通用的术语保持一致。例如,在机械工程领域,“shaft”就应准确译为“轴”,不能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表达。这是因为专利文件具有法律权威性,术语的准确使用有助于明确专利的保护范围。
2. 避免歧义
专业词汇的精确表达要确保没有歧义。例如,在电子通信领域,“signal”这个词,如果不准确地译为“信号”,而使用一些不太准确的词汇,可能会导致对整个专利技术的理解偏差。因为专利的技术内容需要精确传达,任何歧义都可能影响专利的有效性以及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适用性。
二、行业标准性要求
1. 遵循国际标准
对于一些国际化的专利领域,如医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词汇的翻译要遵循国际标准。比如在医药专利中,“active ingredient”必须译为“活性成分”,这是国际医药行业通用的术语。遵循国际标准有助于专利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审查和保护。
2. 符合特定行业习惯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习惯用语。以汽车行业为例,“automotive engine”通常译为“汽车发动机”,而不是使用一些生僻或不符合行业习惯的词汇。这样能确保专利文件在该行业内的可读性和认可度。
三、法律严谨性要求
1. 精确界定保护范围
专利的保护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词汇的精确翻译。如果在翻译中对词汇的表达不准确,可能会导致专利的保护范围被不当扩大或缩小。例如,在软件专利中,“algorithm”(算法)这个词汇如果翻译不准确,可能会使软件专利的核心技术部分在法律保护上出现漏洞。
2. 满足法律文件要求
由于专利是一种法律文件,专业词汇的精确表达要符合法律文件的严谨性要求。在翻译时,要确保词汇的选择能够准确体现法律意义,例如在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专业词汇,其翻译必须精确到能够在法律诉讼等情况下明确专利的权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