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术语处理
1. 统一术语
在翻译开始前,建立术语表。对于特定技术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如在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等,确保整个专利文件中术语的翻译前后一致。这样读者在阅读时不会因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而产生混淆。
2. 通俗易懂的术语选择(如果可能)
当存在多个可选择的术语翻译时,优先选择更为大众所熟知的。例如,“量子点(quantum dot)”比一些生僻的专业译法可能更容易被一般技术人员理解。
二、句子结构调整
1. 简化长句
专利文件中往往存在很多复杂的长句。例如原句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检测信号强度并且在信号强度低于预定阈值时能够触发报警机制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还具有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以传输信号强度数据的功能。”可以拆分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检测信号强度,并且在信号强度低于预定阈值时能够触发报警机制。该传感器还具有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以传输信号强度数据的功能。”通过拆分长句,使句子结构更清晰,易于理解。
2. 遵循目标语言习惯
在将专利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例如,中文专利中可能会使用较多的主动语态,而英文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更为普遍。在汉译英时,适当地将一些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可能会使句子更通顺,如“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可以译为“A new algorithm was designed by us”或者更简洁的“A new algorithm was designed”。
三、逻辑清晰表达
1. 使用连接词和短语
在阐述技术方案、技术效果等内容时,合理使用连接词和短语。例如“首先(firstly)”“其次(secondly)”“最后(finally)”“并且(and)”“然而(however)”等。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合成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的优点。该方法在大规模生产时可能面临一些挑战。”这样可以使专利内容的逻辑关系明确,便于读者理解。
2. 按逻辑顺序组织内容
对于专利中的技术方案、技术背景、技术效果等内容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可以按照技术背景 - 技术问题 - 技术方案 - 技术效果的顺序进行翻译和表述,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整个专利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