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准确性
1. 术语准确性
专利法律文件中有大量的专业术语。例如,在专利法中,“claim”这个词在专利语境下应准确译为“权利要求”,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声称”或“要求”。如果术语翻译错误,可能会导致对整个专利范围和保护内容的误解。
2. 语句准确性
法律文件的语句结构通常较为复杂。译者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语义,包括句子中的限定条件、逻辑关系等。比如,对于“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subsection (2), the proprietor of a patent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prevent third parties not having his consent from the act of making, using, offering for sale, selling, or importing for those purposes the product in question.”这样的句子,要准确地将每个部分的含义和逻辑关系翻译出来,确保译文在法律意义上与原文等效。
二、一致性
1. 术语一致性
在整个专利法律文件翻译中,同一术语应始终保持相同的译法。例如,如果在文件开头将“patentee”译为“专利权人”,那么在文件的其他地方也必须使用“专利权人”这个译法,不能中途改为其他表述,以避免混淆。
2. 风格一致性
法律文件通常具有严谨、正式的风格。译文也应保持这种风格,避免在同一文件中出现口语化和正式用语混杂的情况。
三、完整性
1. 内容完整性
译者需要确保翻译后的法律文件包含了原文的所有必要信息,没有遗漏关键的条款、条件或限制内容。哪怕是看似不起眼的限定词或者从句,在专利法律文件中都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符合目标语言法律习惯
1. 法律概念适应性
不同国家的法律概念可能存在差异。在翻译专利法律文件时,需要将原文中的法律概念转化为符合目标语言所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相对应的概念。例如,某些国家对于专利侵权的认定标准在法律表述和内涵上有所不同,译者要进行恰当的转换。
2. 格式和排版
一些法律文件有特定的格式要求,在翻译时要遵循目标语言法律文件的格式习惯,如条款的编号、缩进等,以便于阅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