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词汇层面
1. 术语统一
建立专门的术语表。在翻译开始前,先对专利文档中的专业术语进行整理,确定每个术语的标准译法,并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保持一致。例如,对于特定的技术术语“microprocessor(微处理器)”,一旦确定了这个译法,就不能在同一文档中又将其译为“mini
processor”。
2. 词性选择
根据上下文合理选择词汇的词性。比如,有些词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在翻译时要确保词性的选择符合句子的逻辑结构。如“conduct”这个词,当表示“行为”时是名词,当表示“进行、传导”时是动词。在“His conduct in the experiment was professional(他在实验中的行为很专业)”和“They conduct the experiment carefully(他们小心地进行这个实验)”中,要准确判断并翻译。
二、句子层面
1. 语序调整
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序可能不同,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从而保证连贯性。例如,在日语专利翻译为英语时,日语句子中谓语通常在句末,而英语则是主谓宾的基本语序,所以需要调整语序。如“この装置は、データを処理する(这个装置处理数据)”,翻译为英语时要调整为“This device processes data”。
2. 从句处理
合理处理各种从句。对于长难句中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要准确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在翻译时采用合适的连接词和语序。例如,“The device, which was invented last year, has a high efficiency(去年发明的那个装置效率很高)”,准确地将定语从句“which was invented last year”翻译并融入到句子中,使其逻辑清晰。
三、篇章层面
1. 指代明确
确保代词和其所指代的对象清晰明确。在专利文档中,可能会频繁使用代词,要避免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例如,“The machine has a part. It is very important.(这台机器有一个部件。这个部件非常重要)”这里的“It”要明确指代前面提到的“part”。
2. 逻辑衔接
使用合适的逻辑衔接词。如“and(和)”“but(但是)”“therefore(因此)”等,来体现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 is novel, and its function is very practical(这个产品的设计很新颖,而且它的功能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