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术语准确性
1. 专业术语
专利涉及众多领域,如机械、电子、化学等。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术语。例如在电子领域,“transistor(晶体管)”不能误译为其他词。要确保术语与该领域的标准用法一致。
2. 统一术语
在整个专利文件翻译中,一旦确定了某个术语的翻译,就必须保持统一。例如,如果将“发明”译为“invention”,那么文件中所有表示该概念的词都应使用“invention”,不能中途换为“creation”之类的近义词。
二、法律相关内容
1. 法律用语规范
专利文件包含很多法律条款和权利要求等法律性很强的内容。像“claim(权利要求)”、“patentee(专利权人)”等词的翻译必须准确且符合法律语境。
2. 遵循目标语言法律习惯
不同国家的专利法在表述上有差异。例如,美国专利法中的一些表述在翻译成中文时,要按照中国专利法的习惯进行调整,以确保在目标语言环境下的合法性和可理解性。
三、逻辑和结构清晰
1. 句子结构还原
专利文件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包含多个修饰成分。翻译时要准确还原句子的逻辑结构。例如,长句中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的翻译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使译文逻辑清晰。
2. 段落层次分明
保持原文段落的层次关系,明确各部分内容(如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等)的翻译,让译文在整体结构上与原文一致。
四、文化适应性
1. 避免文化误解
有些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某些在源语言文化中有特殊含义的发明概念,在翻译成目标语言时,要确保不会引起目标文化受众的误解。
2. 符合目标语言文化习惯
在表达风格上,要符合目标语言文化对于专利文件的习惯。例如,中文专利文件可能更倾向于简洁明了的表述,而英文专利文件可能允许一定程度的复杂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