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数据准确性
1. 数字内容
确保数字本身准确无误,如专利中的各种测量数据、编号等。例如,专利中提到某一产品的尺寸为“1.5cm×2cm”,在翻译时绝不能错写成“1cm×2cm”。
对于涉及到科学计数法的数据,如“3.5×10⁵”,要准确按照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
2. 日期数据
准确翻译日期格式。不同国家日期格式可能不同,比如美国习惯月/日/年,而中国习惯年/月/日。如果专利中包含重要日期,如申请日期“2023年3月15日”,在英文翻译中可能要写成“March 15, 2023”。
二、数据单位的转换与对应
1. 度量单位
国际上通用的度量单位可能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习惯。例如,“米”在英文中是“meter”,“千克”是“kilogram”。如果专利文件中存在大量度量单位,需要准确转换并按照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
还要注意特殊度量单位在不同行业中的使用情况,比如在电子行业,“欧姆”(ohm)这个单位的准确翻译就非常重要。
2. 非标准单位
有些专利可能涉及到特定企业或行业内部的非标准单位,这就需要对该企业或行业有深入了解才能准确翻译并迁移数据。例如,某企业内部用“E”来表示一种特殊的能量单位,需要在翻译中准确说明或者按照目标语言中类似概念进行转换。
三、数据与上下文的一致性
1. 逻辑关联
数据在专利文件中往往与技术内容有逻辑关联。例如,专利中提到某种产品的产量增长数据,如“产量从1000件增长到1500件,增长率为50%”,在翻译时要确保数据和计算结果以及相关技术描述的逻辑关系在目标语言版本中依然清晰准确。
2. 引用一致性
如果专利文件中某一数据被多次引用,在翻译后的版本中也要保持引用的一致性。比如专利中先提到“实验样本数量为200个”,后面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又提到这个样本数量,翻译时要确保前后数据一致且对应的描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