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术语准确翻译
1. 深入研究技术领域
首先要确定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例如是电子工程、生物化学还是机械制造等。不同领域有其特定的术语体系。比如在电子工程领域,“semiconductor(半导体)”“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等术语必须准确翻译。
借助专业的技术词典、行业标准词汇表,如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的术语标准,以确保术语的准确性。
2. 查询多语言专利数据库
像欧洲专利局(EPO)的数据库,其中包含多种语言的专利文件。通过搜索相同或类似发明的已翻译专利,可以获取准确的术语翻译范例。例如,在查找关于某种新型药物的发明描述翻译时,可以在EPO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药物类别的专利。
二、句子结构处理
1. 长句拆分
专利发明描述中常常存在复杂的长句。例如:“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components,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specific function and is interconnected in a particular way to achieve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device.”可以拆分为:“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The device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components. Each component has its own specific function. These components are interconnected in a particular way to achieve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device.”(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有其特定功能。这些部件以特定方式相互连接以实现装置的整体功能。)
2. 语序调整
中英文的语序有时存在差异。例如,中文习惯先说目的后说手段,而英文可能先描述手段再说明目的。在翻译时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整。如:“为了提高效率,发明了一种新的算法。”可以翻译为:“A new algorithm is invented to improve efficiency.”
三、保持逻辑清晰
1. 使用连接词
适当运用连接词来体现发明描述中的逻辑关系。例如,“and(和、并且)”“or(或者)”“but(但是)”“therefore(因此)”等。如果发明描述中有并列的多个特征,可以用“and”连接;如果是可供选择的特征,则用“or”。
2. 遵循逻辑顺序
按照发明的原理、结构、功能、效果等逻辑顺序进行翻译。如果发明是先构建结构然后实现功能,那么在翻译时也要保持这样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