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析文件结构和语言:在翻译之前,译者应对文件的结构和语言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和上下文。
2. 校验重复部分:在翻译过程中,不断校验前面翻译过的重复部分,确保译文的一致性。
3. 采用直译:尽可能采用直译,严格按照原文含义进行翻译,不得随意增减词(除非不增减词的话译文明显不通顺或存在歧义),并且在整个申请文件中,严格注意词汇译文的前后一致。
4. 译文更正程序:对于通过PCT途径进入中国的外国专利申请,如果发现中文译文与PCT申请的WIPO公开文本的原文存在差异时,可以通过缴纳费用启动“译文更正”程序进行修正。
5. 确保与原文一致:中译文与英语原文内容应保持完全相同,尽量不要过度意译,要在“信”(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求“达”(通顺流畅),最后求“雅”(有文采)。
1. 明确翻译指南:翻译指南应明确规定文档的句式结构、标点符号使用、缩写规则等。例如,在医药专利翻译中,指南可以规定所有化学物质名称必须采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法等。
2. 专业人员翻译:需要专业人员熟悉专利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附图和上下文对申请文件的技术内容进行准确理解,对原文词语和译文词语作出准确映射,以确保技术术语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3. 多级质检机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内部多级质检机制,每份申请文件在提交前都经过多层次的审查,包括对法律要求的符合性审查等,以确保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4. 使用中文提交文件:根据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条的规定,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国外申请人无论是通过巴黎公约途径还是通过PCT条约途径在中国申请专利,都需要将外文文件翻译成中文。
5. 提供资质证明:外文专利文献应提交有资质的翻译机构或翻译人员出具的译文,其中外观设计专利应至少翻译文献的国别、类型、公开日期、专利名称、简要说明、附图说明等内容。